CHSC 中国(国际)氢能安全大会暨展览会

  • 时间:
  • 浏览:331
  • 来源:新工业网

  当前,氢能产业的浪潮正在席卷神州大地,地方政府支持政策频频发布、各地氢能产业园纷纷投建、投资热钱源源涌入。2020年4月10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氢能被正式列为能源范畴,获得了顶层认可。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针对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提出了“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氢能产业无疑已成为新能源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在产业发展初期,相关企业纷纷落子布局!

  然而,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安全成为了一把永远悬在氢能发展之路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从2019年5月开始,挪威、美国、韩国接连发生氢气爆炸事件,分别是:2019年5月23日,韩国江原道氢燃料储存罐爆炸,共导致2人死亡,另有6人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受伤。2019年6月1日,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储氢罐泄露爆炸,导致当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供应中断。2019年6月10日,挪威首都奥斯陆Sandvika地铁站附近的KJØRBO加氢站发生爆炸,导致附近一辆汽车的安全气囊被激发,造成两名乘客震伤。

  2019年12月12日下午13点40分左右,美国威斯康星州沃克斯沙市埃尔加斯公司(该市的丙烷填充厂)发生了一起储氢设施爆炸事故,并明显起火,造成一名员工受伤。

  2020年4月7日上午,美国北卡州朗维尤(Long View)的OneH2氢燃料电池工厂发生了爆炸事故。该公司是美国东海岸唯一的燃料电池工厂,主要为叉车和半卡车提供动力。这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毁了附近60处房屋的窗户。

  这些事故的接连发生,无疑对刚刚萌芽的氢能产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为中国高速发展中的氢能产业敲响了警钟。韩国的事故,直接造成了其国内民众对氢能安全的不信任,政府不得不停止、减缓加氢站的部署与启用进度,并且花大力气去加强相关保障工作,但是对社会造成的阴霾将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散去。有分析认为,加氢站等配套设施事故频发,对一些坚持用氢燃料技术替代纯电动汽车技术的车企带来重大打击。同时,爆炸发生后导致氢供应中断,也凸显出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所面临的挑战。

  纵观国内:《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是2008年12月11日发布的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气态氢在使用、置换、储存、压缩与充(灌)装、排放过程以及消防与紧急情况处理、安全防护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2017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公告批准425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了8项氢能安全标准,分别是:《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安全技术要求》、《车用压缩氢气天燃气混合燃气》、《甲醇转化变压吸附制氢系统技术要求》、《氢能汽车加氢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规程》、《氢氧发生器安全技术要求》、《小型燃料电池车用低压储氢装置安全试验方法》、《氢气储存输送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这8项氢能标准涉及到了加氢站、储氢等多个领域,都强调了安全性,同时安全性在所有标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人民生命财产蒙受损失,企业资产、商誉受损可能导致破产倒闭。如发生重特大事故将对整个产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所以无论是在制氢、运氢、储氢、用氢的任何一个环节,业内必须形成广泛共识,通过严格自律、强化标准、技术保障、规范流程等各项措施,共同保障氢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