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之间的生态体系比较研究

  • 时间:
  • 浏览:202
  • 来源:新工业网

摘要:当消费互联网仅影响流通环节时,互联网企业因掌握供需双方的大量数据,可以实现信息套利,既碾压实体经济,又能通过精确推送从消费者那里获取更多的收益。而当产业互联网下沉到由供给侧、商品和需求侧构成的V字形的谷底时,互联网企业和IT企业为传统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时就需要考虑连接的广度、深度、复杂性、安全性和系统性。工业互联网注重技术层面“物”的连接,属于生产力范畴,类似企业“内网”。产业互联网侧重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可视为企业的“外网”及其链接。由此,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存在时空和连接上的层次关系,可以彼此融合构成新生态。

关键词: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類号:1674-7089(2020)04-0057-09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及其发展路径研究”(2018SJZDA126)

作者简介:周勇,博士,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是当前经济领域最为炙手可热的新概念之一。由于英文中的“产业”与“工业”是同一个单词(Industry),并且产业互联网的最初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所以早期中文文献中产业互联网经常被译为工业互联网。后来,工业互联网概念与德国的“工业4.0”概念相融合,逐步成为各种政府文件和学术文献的通行概念。

在工业领域,中国的工业互联网概念也经历了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演进路径。通用电气(GE)曾于2012年末提出产业设备应该与IT技术相融合的观点,并于2013年首次提出工业物联网的概念,认为工业物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网络,将会把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2014年,通用电气、AT&T、思科、IBM和英特尔五家公司在美国宣布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彼时在中国,阿里巴巴公司正依托阿里云将发展重心从服务于消费者逐步转向服务于各行业的企业。2018年,腾讯宣布要“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比较而言,美国通往产业互联网的推动者主要是产业实体,如具有工业背景的通用电气和与工业一脉相承的芯片企业英特尔。而在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虽然也有专注于to B的专门企业,但是互联网公司和资本方是主要的发起者,这一点与国外存在明显差异。

本质上,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计划均有力地推进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进程,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产业互联网发展。由此,存在如下两组必要的概念辨析:其一,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联系和区别;其二,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联系和区别。通过这些比较研究,探索“互联网+”不同产业所形成的不同生态体系及其内涵、关系、技术路径、应用场景等理论问题,有益于引导实践更好地发展。鉴于此,本文研究内容安排如下:首先,讨论消费互联网(互联网的“上半场”)的生态体系;其次,考察产业互联网(互联网的“下半场”)的生态体系;再次,区分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生态体系;最后,探讨由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共同形成的生态体系。

一、消费互联网的生态体系

若以“上、下半场”概念厘定,在有的领域,互联网上半场是指内容互联网,下半场是指价值互联网;而在有的领域,互联网上半场是指消费互联网,下半场则是指产业互联网。这种分野的目的在于强调上下半场之间存在的某种质的差别。这里首先探讨消费互联网的生态体系,以便作为后文论述的出发点。

(一)消费互联网

传统产业的构架呈现V字形,一边是供给侧,另一边是需求侧,中间则是作为供需双方中介的商品或服务。众多供应商与大量消费者分立于峡谷两侧,因彼此之间身份不明难以辨认,加之信息不对称,其结果是交易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而消费互联网因具有资源整合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供需双方之间的沟通效率。

消费互联网的资源整合优势主要体现在V字形的两端,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是商品,在交易完成后关系即告中断。消费互联网不考虑商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应用场景相对简单,从而对网络性能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因为不考虑复杂各异的生产过程,应用门槛低且彼此雷同,所以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可复制性强,可以迅速实现规模效应。另外,由于消费互联网的投资回收期较短,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本支持。

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是由互联网企业主导和推动的,它能够根据商品的档次和类别快速整合供应商和消费者,本质上就是平台模式。平台模式具有强大的网络效应,所有用户都可能在网络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价值,因为网络的价值往往与网络中节点的数量成正比。在消费互联网发展初期,只需“内容”及“两端的人”。这里的“内容”,可以是商品、服务(包括某种知识),而“两端的人”是指内容的供给方与消费者,可以是个人或社会组织。具体而言,消费互联网是围绕某个内容建立起来的人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参与方式简易,用户(包括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内容并贡献需求,内容能够有效连接,或在群组(或更大范围)内交流与共享,并形成反馈机制。在时间上,消费者从产生消费需求到形成购买决策,再到下单,可以瞬间完成;在空间上,意味着大量短链之间的竞合博弈。

此外,在消费互联网平台上,供给方因能接触到更多的需求方而可以使市场得到扩张,反过来,大量供应方也为需求方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通过消费体验分享,信用等级较低的商家和消费者将逐步被摒弃,最终会在供需双方之间形成信任关系,进而建立信用体系。

在“猪也能飞上天”的风口,平台的地位及其经营者的实力迅速膨胀。一方面,平台业务量高速增长。平台采用开放聚合模式,对资源的吞吐效率远高于传统的线性价值链。另一方面,平台可以免费提供有价值的业务,如免费创造用户、用户创新等。如果说工业经济依靠生产侧规模经济建立起了成本竞争门槛,那么消费互联网则是依靠需求侧规模经济建立起了用户价值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平台的规模达到某个阈值,就会产生马太效应。大者恒大,形成少数几个平台的寡头垄断格局。因而这种意义上的平台模式,在实现“个性化撮合”和高效配置资源等社会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中介性质的多边套利。

(二)平台、实体和消费者

就平台与实体的关系而言,消费互联网开辟了与实体世界平行的数字空间。平台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格局,将原有的三产变为平台、平台下和平台上三个层次。平台企业与平台下的企业的关系犹如天猫之于大型购物中心、滴滴之于出租车公司,双方之间的竞争几近于前者“降维攻击”后者。企业和产业相继进军数字世界,其本质在于依附平台。由此,在消费互联网时期,平台成为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和主导者。传统零售行业越脆弱,就越能显示出消费互联网在零售領域的创造性。由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互联网企业大多采取资本开路,获取领域知识和客户支持,充当解决方案的整合者。

就平台与消费者的关系而言,有研究认为,消费者以个人数据为生产资料,以产消合一者的身份参与价值创造,在价值分配方面却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反过来,平台把消费者的隐私信息以“见不得光”的方式出售给商家。譬如,在网约车行业,平台可以屏蔽消费者订单,将大额订单作为“奖励”派给远处的司机,或使近在咫尺的司机无法看到该订单,以彰显平台的控制力。此外,类似于网络水军、竞价排位等扭曲信息的现象已成常态。由此表现出来的不是平台对消费者的尊重,而是对消费者的蒙蔽和绑架。

尽管平台宣称尊重消费者,但是实际上消费者只是被当作不自觉的、被喂养的乌合之众,所谓的“个性化满足”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从众行为。此言似有过激之嫌,但从消费者在平台上的消费水平及对价格的敏感性来看,有其合理的一面。

无论是平台与实体还是平台与消费者,所揭示的生产关系都与互联网的初衷相去甚远。当消费互联网仅影响流通环节时,互联网企业因掌握供需双方的大量数据,可以实现信息套利,既碾压实体经济,又能通过精确推送从消费者那里获取更多的收益。这构成了互联网的上半场,即消费互联网的生态体系。

二、产业互联网的生态体系

随着“互联网+”趋势的深化发展,互联网企业逐渐向以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渗透,同时传统产业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即“+互联网”。在这两股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由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

(一)下沉至“谷底”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让站在峡谷两侧的供需双方得以遥相辨认配对,那么产业互联网需要下到谷底,让消费者近距离参与,并让供给方贴身服务。

供给侧下沉到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穿透企业的边界,深入企业内部的日常运行层面,因而在供给侧凸显实体的地位。

在需求侧,消费者参与生产甚至设计、创新等环节。谁能尽可能提升产品价值或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个性化需求,谁就将在竞争中胜出,这就必然把商家与消费者在平台上隔着“山谷”的博弈配对,引入“山谷”乃至“谷底”,深入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马化腾曾提出,若大量的物与服务不能全面数字化升级,人与物、人与服务的连接就难以迭代。产业互联网必须下沉到生产制造的核心地带,将数字化融入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因而,产业互联网是长链,从要素到价值,需要由客户和服务商等多个生态共同体完成。产业互联网的要素被服务商集成整合为解决方案,提供给作为客户的传统企业,依据解决方案,传统企业可以推动其内部运行的流程乃至流水线上的工序互联和生态化,最终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客户与服务商

对供给侧的追根溯源,必然带来资源的深度整合,整合过程涉及多个主体。首先是资源整合的接受者,也就是生产企业,同时也是产业互联网的客户。其次是服务于客户的企业,主要是IT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此外,还涉及投资方、科研机构等。

1.产业互联网的客户

产业互联网能否顺利推进,关键看客户对产业互联网的接受意愿,以及服务商的意图与能力是否与之协调。产业互联网的成效与客户的融入度密切相关。

相对于消费互联网的客户(也就是商家和消费者)来说,产业互联网的客户具有自身的特点。企业能够做到一定的市场规模,并非一日之功。企业的构架和运行制度作为一种历史积淀自然具有鲜明的个性,也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在相当程度上可能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具有难以改变的惯性。但是这种惯性会使一些客户缺乏宏观视野,不具备整合各类供应商的能力。

这就会引出两个问题。其一,作为客户的生产企业因惯性导致路径锁定,短期内难以融入产业互联网,主要是因为建立深度链接耗时耗力耗资源。其二,产业互联网的客户个体差异性较大,信息高度碎片化,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客户清楚地知晓并坚持自身的价值、利益诉求、运作规则,了解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点,对各类服务商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拥有选择权,这些都提高了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难度。

2.产业互联网的供应商

产业互联网的服务供应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互联网企业、IT企业和由客户分化或转型而来的企业。

第一,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司将自身的定位从面向消费者的“一站式生活平台”转变为面向传统产业的“各行业最贴心的数字化助手”。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掌握先进生产要素并在实践上领先一步,劣势是欠缺服务企业客户的经验,缺乏把要素转化为传统企业生产力的能力。一方面,掌握数字化技术、资本、用户、品牌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对舆论、消费者和政策产生较大影响力,无疑是产业互联网发展浪潮中最活跃的力量。腾讯公司著名的“半条命”理论认为,腾讯只有半条命,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腾讯必须奋力而为。如果将其放大到产业互联网,“半条命”就是要帮助传统产业成长为产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中的一员。另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服务商在“猪也能飞上天”的风口下迅速膨胀,大多带有消费互联网的强大惯性,热衷于做低附加值的外包业务,主要商业模式是按人头计费,还沉浸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以我为主的风光之中,并未做好转向产业互联网、服务客户的准备。

第二,以IBM等为代表的IT企业。IT企业在服务企业客户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深厚的行业认知,更贴近企业客户的实践需求。然而在互联网方面相对逊色,缺乏相应的生产要素和商业运作经验。

第三,由客户分化或转型而来的企业。传统企业有可能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有所觉悟而设立相应的部门,进而进为服务商。此类服务商如海尔、徐工、富士康、三一重工等,有可能因自身拥有深厚的从业经验而为同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也可能独立于互联网企业自发地完成这一过程。它们是传统企业中的佼佼者,在自身顺利转型之后,谋求对其他传统企业进行经验输出。虽有观点认为,平台化输出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误区,但是总体而言,和互联网企业一样,具备条件的传统企业可以也应该积极充当先进要素扩散的推手。

(三)產业互联网生态体系的构建

关于产业互联网建设,在空间上,其专用性强,资本回收缺乏规模效应;在时间上,投资回报周期长,对社会资本缺乏吸引力;在技术上,必须具备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目前,要素融合是互联网技术向各行业渗透的主要卡点。一些潜在的客户、服务商和投资方因此受阻观望,影响产业互联网顺利推进。

客户与服务商有各自的商业模式。在融入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客户关心的是如何由原有的传统商业模式转变为产业互联网中的商业模式,既要平顺过渡,又要脱胎换骨并且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过程不是颠覆式的技术创新,而是生产力层面“浸润式”的技术扩散,这种扩散会渗透到生产关系层面。而服务商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自身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持续的盈利,而且能够在产业互联网行业内塑造品牌、赢得声誉,进而形成独特的生态。

因此,产业互联网应该首先考虑连接的广度、深度、复杂性、安全性和系统性。广度指连接更多的人、机、物和资金等,由短链到长链,连接对象的种类和数量更丰富,由单链到多链和网络,结构更多样。深度指连接到车间、工序乃至设备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复杂性指上述各种要素和内容均处于变动的组合场景之中。安全性是指由于涉及物质层面和操作过程,一旦失误,不仅关系到企业机密的安全性,而且可能引发事故甚至灾难。系统性要求繁杂动态的数据信息系统化。

此外,还需要考虑大数据和知识论因素。产业互联网中数据的重要性远大于消费互联网,但是很难对数据进行商品化整合。在知识论视域下,产业互联网就是在各方价值观的互动和引导下,互联网企业和IT企业所握有的普适性知识与传统企业客户所传承和坚守的特有知识的融合。

三、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生态关联

(一)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

有研究主张进一步区分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或者将工业互联网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但也有人认为二者仅仅是译名的区别,没有必要详加区分。相比于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二者之间的互联网上下半场之别,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同属于互联网的下半场。更确切地说,产业互联网涵盖工业互联网。笔者认为,对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深化相关研究,推动实践向纵深发展。

从技术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工业物联网。在离散制造业中生产线上各机器设备之间的联网,强调工业互联网所注重的技术层面“物”的连接,而非“社会关系”网络,如Predix、Mindsphere、ThingWorx三大工业物联网平台。在工业互联网中,智能制造使产品性价比大幅提高;设计研发与制造同步进行,制造即创造;消费、品牌向制造环节渗透,企业不再局限于只向用户提供产品,还开发出基于产品的一揽子服务与解决方案。同时,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环节也在原来高附加值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抬升。因此,工业互联网将位于微笑曲线底部的中间段整体抬高,提升了制造环节的附加值(图1)。

工业互联网通常被认为属于生产力范畴,主要限于企业内部人、财、物(包括机器和生产线等)、信息管理系统等生产要素的广泛互联互通,以提升企业内部效率,促进成本结构性转变。因此,工业互联网接近于企业的“内网”。这里需要指出,工业互联网重视设备但并非见物不见人,而是同样重视人的作用,只不过将赋能员工建立于物的联系之上。

产业互联网侧重于生产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产业互联网能够跨越单个企业的边界,进入产业链,是企业的“外网”及其链接。它能够按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打通供应链,实现产业链全环节的广泛互联,从而进入企业间关系,甚至涉及整个供给侧。事实上,产业互联网与能源、交通、农业、医疗等实体经济和金融等非实体经济的融合,不仅降低了外部分工协作的成本,提升了效率,而且具有溢出价值,能够全面促进生产模式、生产结构、市场模式等领域的深度变革。

(二)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在时空和连接上的层次关系

工业互联网更关注技术维度,由于越是位于底层的技术越具有可以抽象、提炼的共性,所以政府、服务商和传统企业更有可能协同探索工业互联网的底层结构标准,进而得出各个产业自身的“最大公约数”,以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规模经济。

由于从所涉及的生产关系和需求维度看产业互联网本身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加之所嵌入的主体、对象和应用场景千差万别,因此,它没有自下而上建构的基础,但可以在共享价值观的引导下由上而下整合。在此意义上,互联网服务商因具有开阔的视野,更适宜在产业互联网建设中发挥作用,而IT服务商因具有技术专长,更适合于工业互联网。

1.产业互联网往往滞后于工业互联网

工业各个环节的分工是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般而言,技术、产品、服务的变化较慢,而以产品为中心形成的上下游合作模式以及围绕核心业务形成的配套关系,已经相当稳定。在实现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重置生产过程耗时耗力,难以满足产业互联网生产关系快速变化的要求,也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多变的需求。生产力层面的变革,只要技术路线正确,决策层果断,则相对容易做到,然而涉及人际关系、利益乃至价值观等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则难度更高。因此,产业互联网往往滞后于工业互联网。最终的时间节奏可能正如张瑞敏所言:“企业变化要跟上用户点击鼠标的速度。”

2.由工业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连接呈现层次递进特征

物联网中设备之间的互联主要是技术和数据层面的单纯连接。工业互联网将连接的层次提升到第二层,即发生在人、部门和企业之间,以及建立在刚性规则基础上的交互,这也是产业互联网的初级连接形式。产业互联网中更一般的连接方式是发生在更大范围内的人、部门、企业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共享价值观引导下的信任。从而呈现出“连接一交互一关系”的逻辑递进特征。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层面,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并不存在黑白分明的分界限,二者可以实现无缝对接。无论工业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客户始终是主体。在工业互联网中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主要是IT服务商,在产业互联网中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主要是互联网服务商。在这一过程中,客户先在IT服务商的帮助下下沉到业务活动的谷底,随后在互联网服务商的帮助下逐渐上升,超越自身和产业的边界,融入更大的生态体系。

概言之,由工业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首先,设备资产管理和联网。其次,业务运营优化。在这个阶段,通过联网将收集到的数据汇聚在一个平台上,利用数据智能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创造价值。最后,产业生态创新。由企业走向产业链,进而基于平台形成生态体系,最终目的是向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增值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一旦涉及平台,实际上就已经进入了产业互联网的范畴。

四、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生态融合

随着互联网由上半场向下半场演进,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逐步融合,形成二者共有的生态体系(以下简称“两网融合”)。

图2为两网融合的生态体系。可以看到,上方是互联网的上半场即消费互联网;中间V字形的左侧是供给侧,供给侧左上方的树枝形分岔代表各种支链和生产力要素;谷底是供给侧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中间V字形的右侧是需求侧,个性化的需求引导供给侧的各个环节。工业互联网主要着力于企业的技术层面,而产业互联网则涵盖整个供给侧,并且经由需求侧与消费者发生联系。总体而言,在供给侧产业链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链主和在互联网中拥有海量用户的网主,将在两网融合的生态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具体地,两网融合的生态体系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一)数据是两网融合生态体系的基本资源和沟通纽带

产业互联网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转型。当前,实体经济正在经历“由实向虚”的转型,并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数字化。由设备到技术工序,再到企业运行管理和上下游,最终到消费者,正在经历全面数字化。二是网络化。在两网融合生态体系中,将依据数据的来源和权重分配利润,因此无论是物、消费、工业,还是产业、产业链、产业间,都有建立互联的需求。三是融合化。中国的互联网巨头熟悉并掌握中国市场的数据和信息,而在工业制造等领域,国外品牌因技术和能力优势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两网融合极有可能面临数据之争,这进一步提高了融合过程的挑战性。

(二)两网融合生态体系的基本功能是服务

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传统服务业主要为消费者服务,而生产服务业主要为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客户服务。在工业互联网中主要由IT企业为工业客户的内部运行提供技术服务,而在产业互联网中主要由互联网企业为包括工业企业在内的各种客户提供社会关系层面的服务。“我有用户,你有万物”,前半句指互联网企业,后半句指工业客户。当前,中国在农业、工业和贸易等产业领域均面临转型发展困局,更缺少高附加值、高利润、能有力提升客户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提供商,因而亟待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品牌设计及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水平,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两网融合的基本功能是提高企业服务消费者的能力,它将助力中国企业实现制造能力与消费者需求的完美匹配,最终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

(三)平台既是两网融合生态体系的载体,也是发挥自身功能的实体

在互联网上半场,平台是商家与消费者的交易场所,是互联网巨头作为中介实现多边套利的场所。而在互联网下半场,平台下连设备,打通了企业的边界;上连各行各业的产业链,使连接从生产关系演进至社会关系。平台既拥有从融资、生产、交换到消费等环节的实质性内容,又在更高的价值观层面建立起了互信机制,确保可以保持和扩大合作。平台更成为使能、赋能和角色互换的舞台,其中赋能的基础是产业大数据的沉淀,产业相关知识库的积累,产业链流程的优化再造,产业人才的培养能力等。因此,平台恰好可以带动共享经济、大数据分析、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落地。

(四)消费者将是两网融合生态体系的主导

在两网融合生态体系下,消费者与商品的关系由对商品的“所有”到“所用”演变为由“占有”到“接受服务”。消费者与商家及其背后的相关企业之间并非只进行一次性交易,而是长期的重复交易。产业互联网上升进入消费互联网,而消费互联网下沉进入产业互联网,二者能够在供给侧实现融合发展。由于消费者对产业链全方位、深入的参与,以及产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也能够在需求侧实现融合。因此,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二者既分工又融合。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依靠人口红利,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取得了爆发式的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而随着互联网由to C向to B转型,工业互联网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市场尚处于蓝海阶段。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格局尚未落定,发达国家在微笑曲线两端具有明显优势,中端的智能制造方兴未艾,中国与发达国家基本上在同一起跑线上,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因此,中国必须立足国内,走向世界,推进互联网由上半场向下半场转型,努力促进两网融合。一方面,要培育具有全产业整合能力的区域性价值链的链主,逐步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催生一批與互联网时代BAT地位类似的工业互联网巨头,要同时参与价值链和网络两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从而获取新一轮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来向红)

猜你喜欢
2020-12-09
2020-12-07
2020-09-02
2020-09-02
2020-07-24
2020-03-08
2019-08-21
2019-08-19
2019-01-13
2019-01-13

阅江学刊的其它文章